close

個人的親身試驗,
前三個月
124公斤降到94公斤,腰圍46寸降到38寸;
實行後八個月
94公斤降到82公斤,腰圍38寸降到36寸;
實行後12個月
82公斤降到78公斤,腰圍36寸降到34寸。

先讓身體健康,生理機能自然達到平衡,副產品才是減重。
雜食的情況下,只能用有氧運動消耗脂肪;
但,運動能消耗的脂肪非常有限,根據伯格醫生的說法,大約只有10~15%的效果;
所以,雜食下的減重會是運動>進食。
在正確斷食下,減重效果的主要核心是食物內容及進食次數,
反而是要多做無氧運動生成肌肉,
所以,斷食下的減重會是進食>運動。
觀念上,
要從
『少吃多動』
轉換成
『吃對補無氧』

有氧運動能帶來的減重效果本來就很低,因為大中華區域,除了盛世之外,常常都是食不果腹,人體的能量不是從『醣』供應,就是從『生酮』供應,在食物供應成本上,要達到生酮供給能量成本遠高於醣,醣最便宜又易於取得的原料莫過於米飯和麵食,即使是糙米和紫米,只是米外層留下纖維層,在食用固定份量米飯下,形成白米內容物的攝取降低,其實,我們長期是在追求『飽腹感』,而非健康的飲食。
會是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在於,人體的生理機能是先求生命體『活著』,而非活著的品質,所有傷害生命體的病毒和細菌在物競天擇下,絕不會是最容易讓宿主死亡的存活,反而是要能跟宿主『共存』的病毒和細菌存活較長時間;也由於大自然法則如此,所以,我們體內本身就會以『不要餓死』為第一目標,造成後續『活得不好』,也就是說,身體內的機制只是在保護『活著』,『生病』並不是最重要要去處理的事情,我們的免疫系統,首要也不是健康,而是阻擋讓我們『死亡』的情況發生,當阻擋不住時,就是瀕死或死亡。
進食是我們最主要的能量獲取來源,體內有兩個機制剛好與能量轉換有關係,一個是生醣轉脂肪儲存的『升醣激素』,一個是阻擋脂肪被消耗掉的『胰島素』,以前是農業社會,一天的勞動水平很高,所以,過多脂肪可以經由減重效率不高的運動達成消耗,有氧運動講求的是『消耗』脂肪,斷食講求的核心是『降低產生脂肪』甚而『降低脂肪堆積』共兩種觀點去讓身體健康。
也就是將用醣體轉脂肪提供能量的方式,轉換成用『生酮』供應能量,前面提到,像米飯和麵食是生活中『最便宜』的能量來源,所以我們都是進食大量的精緻澱粉,轉成醣來供應,過多的醣就被以脂肪型態存放,最優先的倉庫就是肝臟,這就是為何現代都要定期用超音波檢查脂肪肝,男生大腹便便,女生臀部過肥,不用超音波檢查,就知道99%有脂肪肝,三酸甘油酯超標,過多的醣就會造成超標三酸甘油酯,三酸甘油酯就是過多脂肪的指標,後續再引發三高等連續代謝症候群,代謝症候群主要也就是體內代謝不掉過多經由醣轉換而來的能量。
要讓身體能量來源從醣轉換為生酮,有幾個階段:
(1) 降低轉醣;
(2) 進入生酮;
(3) 控制酮體。
降低轉醣
1)將進食精緻澱粉轉成進食根莖類帶纖維的澱粉;
2)拒絕油炸;
3)拒絕太白粉相關食物,包括羹類食品,稠稠的菜餚一定濾過白開水洗掉太白粉再食用;
4)拒絕所有含有大量人工化合物飲料,只喝白開水、美式黑咖啡和茶葉自己泡的茶,白開水可添加蘋果醋,跟所有超商飲料櫃的飲料和飲料店說拜拜;
5)將早餐轉成早午餐,17:00前完成晚餐;
6)21:00~22:00要上床睡覺,不夠充足的睡眠,會造成體內不斷生醣供應熱量;
7)除了早午餐和晚餐這兩餐外,不要進食,因為每一次的進食,就會造成胰島素上升,而胰島素又是阻擋脂肪消耗的酵素;
進入生酮
1)進食大量肉類,而且是帶脂肪的肥肉,因為只有脂肪可以溶解脂肪,脂肪也能帶來飽足感;
2)肉類的選擇,雞肉>五花肥肉>五花牛肉,也就是白肉比紅肉好,紅肉也比較容易造成膽固醇過高;
3)用橄欖油(冷油)和苦茶油(熱油)取代其他調味油;
控制酮體
在進入酮體後,要避免對身體的危害,所以,要監測自己的身體基本數值,
1) 買一台血酮機,一週測量一次,控制在0.5~3.0之間就是最好的酮體狀態;
2)因為開始大量消耗脂肪,體內會出現『空缺』,所以需要『補肌肉』,一方面是支撐身體骨架,另一方面要用肌肉回填脂肪消耗後的空缺才不會輕易復胖,補肌肉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無氧運動,簡單的分法,喘得要死的大致上就是有氧運動,累得半死的大致上就是無氧運動,常見的無氧運動:
2.1)跳耀,立定跳,跳高和跳繩等等都是;
2.2)爆發,折返跑、交互蹲跳和蛙跳都是;
2.3)重量,重量訓練類的運動;
2.4)其他還有很多地板運動和辦公桌可以做的無氧運動,請自行上網尋找;
個人強烈建議每天自己水煮食材,用橄欖油加鹽當沾醬食用,也不會不好吃,好的橄欖油本身就很香;
迫不得已要在外進食,分成兩種情況給予建議:
自己在外
全聯好吃的青森蘋果,雖然貴,但因為好吃,才有繼續執行的動力;
超商微波雞胸肉、玉米和茶葉蛋;
跟團旅遊吃合菜
儘量挑白斬雞、雞湯雞肉(但不喝湯,因為有大量沙拉油);
吃魚肉,但最好是過白開水;
吃蔬菜,但若是炒得黏稠狀的,一定要過白開水洗掉太白粉;
不要喝任何的湯品(大量不好的油酯);
羹類食物不碰;
油炸食物要把外層油炸層剝掉;
若有芋頭、玉米、地瓜、馬鈴薯和山藥,可以食用作為基本澱粉熱量來源;
水果部分
蘋果、西瓜、奇異果和芭樂;
有一些常見但升醣指數高的水果要避免,例如,
柳橙、香蕉、釋迦等等。

為了增加成功機率,
未進酮體前,可以先從清湯底火鍋當午餐,17:00前的晚餐用蘋果+玉米+茶葉蛋開始,
比較不會那麼快餓,撐過一兩週後,飽足感問題降低,後續的保持就相對比較容易了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#168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熊爸 的頭像
    熊爸

    熊爸 教練 曾經@大眾駕訓班

    熊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