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階段的學員,正處於半生不熟的情況,
對於基本的操作已有80%~90%的熟練,
往往會「自以爲」可以「駕馭」汽車,
殊不知,其實對車輛特性瞭解得還太少,
所以會有超過「自己能力」的操作;
如果各位有看過一些武術的小說、電影或動畫,
應該不陌生一句話 ︰ 「武術的最高境界,並非多會打,而在於武德」。
學開車亦然,領了駕照也只是處於「能讓車子動」的初步,「用路的品德」才是最高段的開車「能力」;沒辦法讓自己或他人安全抵達目的地,就是失敗的駕駛,綜觀多數肇事,多少都跟「做超過能力的操作」有關。
我們來談談駕訓班的訓練,以下的行為,根本不該發駕照給應考生,出去也是車禍製造者 ︰
(1) 無法等待,前面稍微賭車,就想變換車道,駕訓班的線幾乎都是「實線」,是不可以變換車道的,而「耐心」正是開車的基本功,不能「等」,還是去搭車,不要自己開車了 ;
(2) 喜歡插隊,喜歡連續做項目或接連做兩關卡,這個情況不外乎兩種原因,一是無法觀察週遭環境,另是出於自私,連練習開車這種小地方都有以上問題,放到路上不是禍害是什麼,更不值得發駕照 ;
(3) 喜歡場內踩油門衝,會請學員除上坡起步外不要踩油門,是因為學員在此階段根本是半瓶醋,並無法在這小小場地應變,學員想這樣做,不外乎也是出於沒有耐心或想搶快多繞幾圈,以後在外開車,還有更多「來不及想趕時間」的狀況,更難平心靜氣在「能力範圍」操作車輛,更不該給予駕照 ;
(4)常有學員會講 『 時間不夠用』 ,連個『行車前檢查』,到最後一次練車都還不熟,熊爸的資料都已經準備好給各位,都在『App數位助教』裡,練車塞車時,就能翻來看一看。儀表板,所有要檢查的項目就放在眼前,正好利用塞車這麼好的時間來練習,然後不熟的項目,熊爸都會把連結貼給各位,請自己把連結整理成自己的清單,塞車時正好翻來看;(首要先將排檔桿入【P】檔)
熊爸在業界為上市公司一級主管,每天那麼多事要處理,『把時間重疊著用』是基本技巧,
等紅燈時,有太多事好處理,
--看E-mail
--批公文
--聽前一天個部門會議錄音
塞車時,可以用藍芽耳機通話,聯絡廠商,聯絡客戶,溝通事情;
所以,進到辦公室前,就想好各部門該交待甚麼,自己今天該處理那些事情。
成功的人會自己找方法,失敗的人只會找藉口!!時間是自己找出來的。
只會把車『移動』不叫做『會開車』,一位會開車的駕駛要能做到三個保護:
(1) 保護駕駛自己;
(2) 保護所載的乘客(通常是自己最心愛的家人);
(3) 保護周遭的用路人;
記得,『車禍』是最遠的路;
熊爸比較在乎是否為這個社會製造「兇器」重於考照率,因為,熊爸不希望未來家人車禍,肇事者竟然是熊爸教出來的「兇器」,所以,在駕訓班都無法培養開車「品德」的學員,都會特別請考官「從嚴審核」 ;
目標是不注重品德的學員,請你換教練,熊爸高攀不起當你的教練。